81岁的中国建筑巨匠何镜堂:对建筑事业依旧充满激情
新中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中国建筑师、南粤楷模、最美奋斗者……尽管已有诸多荣誉加身,年逾八十的何镜堂却仍奋战在建筑设计工作的第一线。他自我评价说:“我就是一个热爱生活、对建筑事业充满激情的建筑师。”
何镜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模型前留影。 韦杰夫 摄
1938年在广东东莞出生的何镜堂,是岭南建筑学派的旗帜性人物,也被赞誉为“中国建筑的标杆”“校园建筑掌门人”。30多年来,他先后主持和负责设计了200多项重大工程,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及纪念馆等诸多闻名遐迩的建筑。
“中学时代的我喜欢画画,也喜欢数理化,听老师说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和半个工程师,我就去学了。”何镜堂说,后来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学习建筑相关理论后,就彻底爱上了建筑,从此一生都和建筑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何镜堂建筑作品巡展(广州站)现场。 黄丽君 摄
1965年,何镜堂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当时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毕业的建筑学研究生,本以为要开始一番新事业,却在时代的动荡中辗转湖北、北京多地,一直与心爱的建筑创作无缘。直到1983年,何镜堂才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正式开始建筑生涯。
“我热爱建筑,还想搞我的建筑创作,看到广东、深圳先行改革开放,有建筑机会,就想着回来工作。”何镜堂说。于是,1983年5月份,他携夫人李绮霞一起举家从北京回到广州。
没想到的是,家还没搬好、行李还在路上,何镜堂的“机会”就来了,“回校的第三天,我的老院长就找我说,有个深圳科学馆的设计竞赛,要不要参加。当时我就想机会来了。”
后来,经过在招待所房间里20多天的努力,何镜堂和夫人拿出了设计方案和模型赶到深圳,并一举中标。因此,这个造型独特、技术先进的“八角楼”深圳科学馆就成为了何镜堂的第一个代表作,也是他人生中最初的转折点。
也正是这个转折点,让何镜堂形成对今后每个建筑设计方案“三到位”的严格要求,“每个工程都要做成精品,要通过作品延伸写出学术论文,建筑设计要达到优秀设计的标准。”
严格的自我要求,使得何镜堂在随后的16年时间里迎头赶上,不断创作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他和他的团队先后参与了超过200所大学校园的设计规划,他也因此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并在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然而,成为院士后的何镜堂依旧不满足,凭着对建筑的热爱一直在建筑设计第一线工作,始终参与竞争。2010年,何镜堂收获了自己人生的最重要代表作品之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那时候是全世界招标,一共有344个方案,竞争激烈,没想到最终中标了。“何镜堂回忆道,当时中国馆的建筑难度大、时间紧,而他作为总设计师,需要和不同的团队沟通协调,压力十分巨大。
何镜堂扛住了压力,最终他主持设计的中国馆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何镜堂说:“这个工程体现了‘中国特色时代精神’这8个字,这是我们当时的定位,最后我觉得做到这一条了。”
在不断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何镜堂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创作理论“两观三性”,即建筑要有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在何镜堂看来,建筑是技术与文化的结合,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不仅要有逻辑理性的一面,还需要有浪漫的情怀,二者结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除此之外,建筑师还需要具备团队精神,他认为:“建筑是一个人做不来的,好的建筑作品都是合作形成的。”
如今81岁的何镜堂依旧在建筑设计第一线工作。在谈及如何保持对工作的热情时,他笑着说:“没有刻意去保持,好像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我对建筑依旧充满激情,沉浸到那个氛围里,就好像什么都忘记了。”
对何镜堂来说,建筑是终身的事业。他认为,中国建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还需要去探索怎么走出一条具有自己文化和基因、又符合时代需求的道路。“这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建筑师一辈子的追求,还需要好几代人一起共同努力。这既是我们建筑师的责任,也必然是中国建筑持续努力的共同使命。”何镜堂说。